close

 

記憶是一種神奇的東西,大家有沒有發現在回想兒時記憶時,似乎最早只能回溯到國小時期發生的事,那我們究竟是從何時開始對於小時候的記憶感到模糊的呢?這又是甚麼原因所造成的?這是一種被稱為童年健忘症的奇怪現象。當我們還小時,會記得三歲以前的事,再長大一點這些記憶都會消失。新的研究發現七歲是失憶的分界點。

 

科學家們一直想知道是什麼造成這些記憶的喪失,可能與語言的發展有關。但即使是老鼠或其他沒有語言能力的動物也會出現這種現象。可能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海馬體內的新細胞急劇增加,俗稱為神經再生。當大腦中的新細胞急劇增加,大腦就不再存儲長期的記憶。

 

無論機制是什麼,記憶是什麼時候開始不見的呢?
一項實驗針對這個項目來做測試,利用好幾組三歲的孩子和他們的父母做實驗。父母問孩子之前三個月裡發生的事,比如去動物園或者在幼兒園裡發生的事,整個過程研究者們會用攝像機記錄下來。

 

在接下來的6年裡,不同的組的孩子分別在5,6,7,8,9歲時定期回到實驗室追蹤,研究者們會問他們3歲時候發生的事。研究者們知道每件事的細節,所以他們能判斷這些孩子們到底記得多少。結果呢?第二次回到實驗室的年齡在5到7歲,他們能記得超過60%的事。如果在8到9歲只記得40%的甚至更少的事。

 

這是基本的生物必經過程,神經結構進行了大量的發展。在發展的早期時候這些結構能工作,但不是很有效,孩子們能形成記憶,在之後的過程中則慢慢消退記憶變得的模糊甚至消失。而當你成人後,這些記憶機構便能很好的工作。

 

父 母在孩子的記憶過程中也起到十分重要的地位。對孩子使用思考策略的家長,比如問孩子們「能再告訴我多一點嗎?」或「發生了什麼?」引導孩子們進行描述,這 些孩子也會形成比較深刻的早期記憶。早期的記憶中比較多的是感情,不是積極就是消極的。所以每一個人很有可能會把小時候受到的一些重大事故忘卻來接收新的 一段記憶,但卻不太會忘記曾經受到的感情上的創傷,我指得是例如看到命案現場或是被家暴等陰影所帶來的創傷。

 

圖片來源

 

arrow
arrow

    成長百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