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現今的社會,父親角色,已經不像傳統只需負擔家計又充滿權威感的樣子了,家庭事務及孩子教育的分工打理不會只是媽媽們的事,家中的爸爸如何更有參與感一同處理家務是一項很重要的家庭功課,有些爸爸們對育兒技巧是完全沒轍的,所以也不會想要去投入,但是也有越來越多好爸爸們能將孩子家務打理的不輸給全職媽媽,當然在家庭中的責任與孩子家庭教育的分工是需要爸爸媽媽們一同協助彼此分工處理的,絕對不是只靠一人就能建立出一個好的家庭教育,快來學習如何讓爸爸們更能投入到親子家庭裡吧!!

 

 

多鼓勵爸爸共同參與育兒的大小事

親子家庭的一切事情夫妻間本來就應當一起彼此來扶持完成,夫妻雙方可以先相互的溝通,一同協調處理這些家裡的大小事務,而媽媽們也能多主動的請老公來幫忙家庭的一些小事務,鼓勵爸爸讓他能從小事情先做起,然後再慢慢地引導他參與所有跟家庭孩子有關的日常生活事項,這時候溝通表達的方式是很重要的,不要讓雙方認為是被命令去做這些家務事,而是能鼓勵彼此去讓這個家庭更投入、彼此有更多的參與。可以一起幫寶寶洗澡、幫忙餵小孩吃飯、分工去倒垃圾等等。爸爸一開始可能做的不順手會厭煩,但是不要讓他們失去了一同照顧孩子幫忙家務的熱誠,多給他們鼓勵與幫助爸爸會越做越順手,越來越有心得。

 

給爸爸們充分的摸索時間

夫妻間對家庭的事物與孩子的教育看法與處理方式是不會一樣的,相互的尊重體諒是雙方必學的課程,有時候爸爸看似不太積極參與家庭事務其實他們是在思考該怎麼去投入,媽媽可能本來就十分熟悉家庭的一切事務有時做起事來會比較急,所以有問題的徵兆時就馬上付出行動了,以至於爸爸有時候變得無法去”表現參與其中”,試著給爸爸一些時間與空間讓他能摸索以自己的方式對家庭作出貢獻也是一項責任的承擔,所以有時媽媽不要太急,必須給爸爸一些機會或多一點時間去摸索出自己對家庭投入對孩子教育的方式,也許爸爸只是在找出一個更好的處理做法哟。

 

而當爸爸投入在家庭的事務中,縱使處理問題的理念不合,也應當學著彼此去尊重好好溝通,因為有時爸爸只是需要多一些鼓勵和肯定他們就能做的更好更願意去做出投入,但是如果常常被吹毛求疵或是覺得他們哪裡做得不好,以自身觀點告訴他應該要怎麼做,往往就又會澆熄了他投入的熱誠了。

 

 

夫妻站在同一線彼此學習

其實和教導教育自己小孩是一樣的,當父母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每個孩子的成長階段對父母來說都是一個全新的經歷,必須相互扶持去做意見溝通,或是一同的分享成長,讓彼此知道互相是珍視對方的的意見而且也能保有正向良好的溝通,一同參與養兒育女的每一個大小決策,知道家中的每一個決定都是彼此的責任,相互的扶持為著孩子未來的教育成長一齊努力,站在同一條船上以愛去支持這個家,相信這樣父母都能快樂的彼此扶持投入親子家庭裡所有的大小事裡哟。

 

 

參考資料:

[1]聰明 6 大招!寫給媽媽們的「好爸爸養成計畫」

[2]圖一

[3]圖二

[4]圖三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成長百科 的頭像
    成長百科

    成長百科

    成長百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